今年2月-4月间,一个由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联合主办的系列学术讲座,引发了校内外的广泛关注。众多“顶流”学者加盟,讲座场场爆满,甚至有外地学生慕名前来旁听,成为春季校园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据了解,“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前沿”系列学术讲座是2023级戏剧与影视专业艺术硕士的专业必修课,课程负责人为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姚争教授。课程主要关注业界与学界的前沿理念及知识方法,顺应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领域发生的大变革、大转型、大融合,以时代变化与业态发展为导向,及时从学理层面追踪梳理这一领域的新成果、新趋势、新动向。
为了能够让23级艺术硕士研究生保持对学术前沿的了解与兴趣,也让更多校内学子受益,课程邀请了众多国内戏剧与影视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以系列讲座形式展开。每位专家以自己最新的研究内容为专题,以此形成一个品牌课程。
系列讲座先后邀请到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姚争教授、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厉震林教授、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沈义贞教授、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周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媒体学院李亦中教授、清华大学尹鸿教授等七位名家参与课程讲座,与全校师生分享交流,广受学生欢迎。
下面,我们再次重温系列讲座的精彩内容吧!
第一讲
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姚争
《媒介演进与影像进路:面向未来的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前沿研究》
姚争教授指出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创作,同学们在研究生阶段都需要时刻关注相关行业热点,紧密观察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未来发展的前沿动态,并从影视理论的新思潮、类型生产的新观念、融合文化的新现象、智能技术的新应用、视听传播的新趋势、文艺批评的新范式等六个维度展开梳理了当下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领域的六种“新”姿态。
第二讲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厉震林
《构建中国电影表演学派话语体系》
厉震林教授认为构建中国电影学派,表演学派不应“缺席”。目前,已然出现中国电影表演学派创立的文化契机及其环境。中国电影曾经涌现三段希冀建立民族电影表演体系的美学叙述的年代,若干杰出表演家的表演观念已经形成一个思想库。诗意现实主义表演风格、“体验学派”表演方法和“中和性”表演哲学,从风格、方法到哲学构成中国电影表演体系,为中国电影表演学派的三大标识性概念,是研究工作的初级阶段成果,还需要再行开掘、提纯和凝固。
第三讲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沈义贞
《新时代影视批评的标准》
沈义贞教授首先给同学们抛出疑问“好电影的标准是什么?”由此抛砖引玉梳理出新时代影视批评的标准应该遵循的三条准则:第一,是否维护本国的国家形象,并以《战狼2》《长津湖》《我和我的祖国》等新主流电影为例阐明电影文本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典型塑造;第二,是否具有全球化的国际视野,全球化时代下电影艺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第三,是否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眼光,在电影史的长河中,优秀的类型片都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美学理念。
第四讲
《“人工智能时代”电影工业美学“接着讲”的思考》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旭光
陈旭光教授指出电影工业美学亦成为学界关注热议并影响业界的重要理论批评话语之一,也是中国电影学派建设的有机部分。如今,在数字技术不断加深,电影虚拟制作、AI写作等电影新机遇不断层出的当下,“电影工业美学”也需要“接着讲”,以此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延伸中“发挥效应”,“电影工业美学”理论需与“人工智能”“数字技术”“技术美学”等结合进行“理论再生产”。
第五讲
《电影地理学视域下生态电影创作的美学追求》
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斌
周斌教授指出,电影创作拍摄离不开对各种自然景观、生活景观和社会景观的呈现和对各种地域文化元素的巧妙运用,而电影批评则离不开对影片各种景观及各种地域文化元素的解读和阐释,同时,电影“取景产业”的发展也与各种景观及各种地域文化紧密相关。由此,电影地理学也就应运而生,成为一门电影创作、电影批评和电影产业发展都需要的新兴学科。由于电影地理学既是文化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电影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两者交叉形成的一个新兴学科同时,周斌教授还结合了生态电影的创作,与电影地理学进行了有效的结合与勾连。
第六讲
《短视频国际传播,你准备好了吗?》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亦中
李亦中教授从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入手,指出了中国影像在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优秀成果和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境,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以国家层面对加强国家传播工作的政策指引,清晰地梳理了近年来短视频国际传播的全新景观,列举了李子柒田园风视频出海、非洲定制祝福视频出圈、“老外讲故事”系列化视频引发共鸣共情等丰富详实的案例,进一步拓展了影视海外传播的知识框架和领域探索。
第七讲
《从“好看”的故事到“好”故事——当前影视剧创作中的问题分析》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尹鸿
尹鸿教授首先指出影视剧创作中“故事”是一个十分关键且难以回避的重要部分。其次,他认为好的故事应当具备五个维度,分别是人性深度、社会广度、情感温度、审美强度和道德态度,当前影视剧也存在价值观误区、审美误区、商业误区等创作误区,并分析《觉醒年代》《人世间》《琅琊榜》《漫长的季节》等优秀影视剧能实现从“好看”到“好”的飞跃的关键成因。最后,尹鸿教授罗列了“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人是一切生活的起点”“平等、正义、爱是故事永恒的主题”在内等六条“如何提高讲好故事的能力”启发同学们的思考。
本次课程讲座取得了良好效果,同学们表示受益匪浅,深受启发,通过该课程讲座的学习与互动,深入了解把握当前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发展的最新动向,掌握理论、内容、渠道、技术、批评的最新理念,进一步拓展知识框架,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达到对未来传媒的深刻了解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