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院务公开 -> 新闻速递 -> 正文

沙龙回顾 | 首期“镜观”学术沙龙成功举办,师生共探影视前沿话题

信息来源:电视与视听艺术学院(纪录片学院) 发布日期:2025-03-24

3月18日,由电视与视听艺术学院(纪录片学院)和艺术学部联合打造的“镜观”学术沙龙在艺术楼咖啡吧成功举办。

本次交流活动由电视与视听艺术学院(纪录片学院)副院长戴硕主持,浙江省作协副主席、电视与视听艺术学院(纪录片学院)教授鲁引弓,副教授吴鑫丰,讲师陶学恺,2023级广播电视编导研究生冉敏,2024级广播电视编导研究生王权博担任嘉宾,现场师生齐聚一堂,围绕影视行业热点展开深度探讨。

在“学术分享”环节,吴鑫丰以《大片、想象力消费与电影工业体系建构》为题,梳理了电影工业体系的演变历程,剖析国产大片与想象力消费的互动关系。陶学恺则以《影像技术的创作实践与学术思辨》为切入点,结合自身创作经验,解析技术工种变迁与电影色彩理论的创新应用,提出“以学术反哺实践”的前瞻理念,引发师生共鸣。


“文艺沙龙”环节以“爽感之外:微短剧的忧与思”为主题,嘉宾与师生展开跨界对话。鲁引弓从创作视角出发,强调“微叙事”的行业价值,鼓励青年创作者在内容生产中平衡创新与严谨。吴鑫丰主持讨论时,聚焦Z世代创作者的机遇与挑战;陶学恺则呼吁微短剧走“精品化”道路,预言行业将迎来沉淀期。

      研究生代表冉敏结合案例,提出微短剧在“国际传播中的文化破壁作用”;王权博指出当前微短剧“广而不精”的痛点,倡导与现实题材深度融合。电视与视听艺术学院(纪录片学院)李欣老师,从银发群体内容消费需求和关怀的角度,分享了对微短剧出现深层逻辑的分析,鞭辟入里,令人耳目一新。

      活动现场氛围热烈,师生畅所欲言,既有理论思辨的碰撞,也不乏实践经验的分享。首期“镜观”学术沙龙以多元视角打通学术与创作的边界,为学院营造了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也为后续系列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据悉,该沙龙将持续持续聚焦理论与产业前沿议题,成为推动影视学科发展的重要平台。